最近,大家都進入到了期中模式吧!
期中考試可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階段性考查,也是查缺補漏、鞏固知識的好機會!考前復習就是非常重要的環(huán)節(jié),好的方法可以讓孩子事半功倍!
話不多說,小編今天給大家推薦一些期中復習好方法,老師一定要告訴學生家長,助學生們一臂之力!
警惕三大陷阱
考前復習階段,務必警惕這3大陷阱,避免考試發(fā)揮失常!
1.考前施壓
有的老師家長把成績看得過重,考前不斷向孩子施壓,這是錯誤的做法。
復習階段,家長對孩子要以鼓勵為主,要讓孩子明白,學習態(tài)度高于一切,只要孩子付出了足夠多的努力,即使成績一時不盡如人意,也不必感到遺憾。帶著自信心和平常心進入考場,才有利于孩子發(fā)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。
2.疲勞復習
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考好,考前復習階段,恨不得讓孩子醒著的時候每分每秒都在學習,壓縮孩子的睡眠時間,這反而容易讓孩子考試失常。
復習階段,正確的方式是讓孩子降低難度,回歸課本,鞏固好基礎知識,把地基打得牢一點。
3.忽視模擬
考前不重視模擬練習,不在心理上、策略上做好充分的準備,考場上就容易掉鏈子,發(fā)揮不出正常水平。
復習不能只停留在對知識點的掌握上。如果在考前能夠做一些模擬練習,提前適應考試狀態(tài),預演考試可能會面臨的各種情況,做好相應的對策準備,孩子到了考場上,才能信心滿滿,游刃有余。
10大法寶助學生一臂之力
1.教材為本,整體復習
課本是復習的階梯,學習須有“本”可依。復習時以課本為主線,進行系統的復習,使所學過的知識由零散過渡到完整,構架起較為完整的知識系統,訓練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。
以課本為主線進行整體復習,并非簡單地重復已學過的知識,而是對學過知識進行系統梳理,對某些知識點進行歸納與對比。尤其對某些似是而非的知識點,在復習中一定要弄楚,并能靈活運用。
2.制定看書計劃、繪出知識結構網絡圖,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
歸納過程中,要有序地多角度概括思考問題,找出內在聯系。然后根據知識結構網絡圖去發(fā)散、聯想基礎知識點和每個知識點的基礎題,首先學會自我檢測。
緊緊抓住重點和難點,努力感悟和突破。所謂重點和難點,其實就是老師上課反復強調和題目中經常犯錯的地方。如果能集中精力把重點的內容理解透徹,熟練掌握,有助于你提高復習效率。
3.看錯題集,溫故而知新
將日常練習、考試中遇到的錯題、典型題分門別類地收集在一起。期末復習中,一定要拿出一定的時間重新去溫習,這樣做,會比做幾道題有更大的收獲。溫習錯題集,除復習語言知識點外,還要重視某些試題的解題方法與技巧。只有這樣,才能充分發(fā)揮錯題集的作用。
將半個學期的試卷與講義整理、裝訂,在錯題做上顯眼的記號,有計劃地看或做錯題,這樣可以避免以前所犯的錯誤,如果看過一次就能掌握的,將這題劃去,看了兩次以上還沒有掌握的,要多請教與練習,直到錯題基本掌握。
4.針對考點,專項練習
練習中,選題要精,在教師的指導下,從實際出發(fā),進行各種形式、多層次的練習,練習要有步驟、有目的、有思考,切忌一味做題,陷入題海。
應該多做那些自己認為知識點理解、應用薄弱的題,對一些難題可在自己思考的基礎上加強與同學、老師的交流,對于那些偏題、怪題笑而棄之。
5.分析具體得分情況,分配好得分精力
分析自己平時得分的分布情況,也就是說選擇題、填充題、解答題前3題與解答題后幾題、實驗題、作文、聽力等得分進行分析,針對自己的情況做好得分的精力分配。
比如:平時選擇題得分較高,解答題前3題得分較高,那么,復習時重點應放在填充與解答題后面的幾題上。這樣可以將精力放在硬骨頭上,不要精力平均使。
6.進行自我模擬測試
自己出一份試卷考一下自己,這叫自查自救行動,通過自己出題,對知識點會有進一步的理解與鞏固,另外還可以了解各知識點的出題題型方式與風格。
7.進行必要的變式練習
比如:選擇變填充,填充變解答,多條件的解答題變?yōu)檫x擇題,還要條件與結論互換、結論引申等,這樣綜合能力會有所提高。
8.解題的基本方法與手段要熟練掌握
比如該畫圖的就得畫圖,該演算的就得演算,該寫公式的就寫公式等,遵守考試的一些常識。比如規(guī)范,在答題時,要堅決做到審題規(guī)范、解題規(guī)范、步驟規(guī)范、書寫規(guī)范。比如檢查,做完試卷,歇口氣,檢查一至兩遍。再比如答題順序,遇到難題,先放一放,不要去鉆牛角尖,考場上,對一道難題花太多時間是不值得的。相反,對基礎題和基礎分,一定要想辦法把它拿下來。
9.養(yǎng)成良好習慣和健康的心理狀態(tài),做到穩(wěn)定發(fā)揮
穩(wěn)定就是正常地發(fā)揮出孩子的水平,考試中孩子必需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(tài)。
考試前要調節(jié)自己的情緒,不要緊張,不要把考試的得失情緒帶進考場。心態(tài)平穩(wěn),勞逸結合,張馳有致。閉上眼睛,做5到10個深呼吸,然后對自己說,我能行的。
10.答題時,書寫要規(guī)范,卷面要整潔
答題時,字跡要清楚,不要潦草。做解答題、證明題、計算題時盡量做到每行只有一個式子或者一個推理句式,不要一句話連著一句話。那樣老師看不清,尤其對于那些按步給分的題會影響自己的得分。
背誦有訣竅
1.多讀,就是反復讀
據說,豐子愷先生的讀書法被稱為“二十二遍讀書法”,他對一篇好文章,前后讀22遍之多,并深有體會地說,把文章讀熟后,就會漸漸地從唇間背誦出來,多讀成誦,應當就是記憶之本。
2.古詩文,理解后記得更牢固
強記和死記并非同一概念,理解之后記憶會更快。當然,背誦后也有助于理解。
3.抓關鍵詞語背誦
所謂關鍵詞語,一是指需要背誦的文句、語段的領頭字詞;二是緊緊抓住容易聯想背誦內容的關鍵性動詞。如背誦《生于憂患,死于安樂》中歷數擔當大任的人遭艱難情狀的句子,可抓住“苦”“勞”“餓”“空乏”“拂亂”等意義、用法獨特和在文中作用顯著的詞語來記憶。
4.按寫作順序背誦
文章的寫作順序主要有時間順序、空間順序、邏輯順序。按照寫作順序來梳理文章的思路,尋找利于背誦的策略也是常見的背誦途徑。
例如,《核舟記》的寫作是空間順序,背誦時就可以按照這個順序來處理:整舟→船中→船頭→船尾→船背。文章中的每一段都有一個暗示空間順序的語句,同學們可以先將這些語句記熟,然后在拆分每一段的結構,梳理每一個段落的背誦思路。
5.采用“整分聯背誦法”
整分聯背誦法是指整體背誦法、分段背誦法與聯合背誦法,這幾種方法各有不同的特點、用途,并有一定的聯系。
一般而言,整分聯背誦法要求學生先對課文進行整體閱讀,然后對每個語段進行分別背誦,將每個段落背熟記牢,然后再將所有的段落聯合起來進行記憶。對于較長篇幅的古詩文背誦篇目,如《曹劌論戰(zhàn)》《出師表》等篇目,這種方法是切實、有效而便捷的。
6.勤寫
勤寫,不只是寫作文,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。日記、聽課筆記、讀書中的圈點評注、整理摘抄都屬于這個范疇。
寫本身就是較高層次的記憶,我們有這樣的體會:寫作文,先打腹稿,再寫成初稿,待到往作文本上謄寫時,不看初稿就能寫完。原因是,動筆綜合調動了各種器官,并進入記憶的高級階段,“好記性不如賴筆頭”不無道理。
1.抓關鍵
你要了解考試的重點在哪里。比如歷史,時間,地點,事件,性質,影響,歷史如何定性,最好有所分類來記憶,效果更佳。
2.背目錄
目錄是提綱挈領的文字,概括性非常強。跟著目錄背,可以使自己的思維更清晰,記憶效果也更佳。
3.多了解題型,動手做題
熟能生巧是一定的,多了解題型、多做題有助于自己的記憶。如果說背誦是把課本記在了嘴上,那么,默寫主要內容就是把課本記在了心里的。
4.同學合作
和同桌互相問問題,而且挑對方知識點薄弱的地方來考對方,這樣很有趣,記憶也更牢。
要想提高學習的效率,在學習內容的安排上還要注意文理交替,就是不把內容相近的科目集中在一起學,而是將文科和理科相互交錯安排。
一是學習內容相近,大腦皮層工作的部位也比較相近,長時間使用同一部位,造成局部腦細胞內物質的消耗大,因而產生疲勞。
二是由于將相近的科目和同類的材料放在一起學習,使大腦中的神經聯系也比較接近,產生重疊、交錯,因而引起回憶時的混淆和差錯。在安排學習內容時,很注意文理交替,以減少相互干擾,又可使大腦皮層工作的部位獲得交替的休息。例如,學完語文看物理,做完數學看政治歷史等。
期中考試說到底,大家的目的都是一致的,就是希望孩子的學習更加高效、老師的教學更加有針對性!
希望每一個學生期中考試都能滿滿信心、不留遺憾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