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離新的一年還有三十多個小時,一支短片,感動了朋友圈。
這部名為《武漢·在一起》的短片,看名字似乎只是關于中部城市武漢,看完卻會讓身處各地的國人找到共情。
短短3分29秒的篇幅,并未著墨年初驚天動地的武漢抗疫現(xiàn)場,而是把鏡頭投向了幾個普通人,普通到仿佛出門就會遇見他們。
這一年,世界與我們都經(jīng)歷了太多。站在歲末節(jié)點,透過片中幾位小人物的故事,透過武漢這座打上“英雄”烙印的城市,感動之余,或許也會帶來更多感悟,陪伴我們走入新的一年。
72歲的島田孝治老家日本福岡,從會計事務所辭職以后,周游列國,最終落腳武漢。
他在華中師范大學旁開了一家咖喱飯店,順便免費教日語,一晃就是十年。大家叫他島爺爺。
1月疫情起,日本大使館組織包機撤僑,他拒絕了:為什么叫我回日本?我是武漢人啊。
從春節(jié)到春天,島爺爺跟著店長回到江夏老家,吃著農(nóng)家菜,在山溝賞野櫻花……
六月,日本導演竹內(nèi)亮來武漢拍攝紀錄片時,問他為什么決定留在武漢,他說:
雖然日本秋風清爽,如春風般的溫暖到底還是只能在武漢體會到。
87歲的王欣因為新冠肺炎住院,上海援鄂醫(yī)療隊的劉凱醫(yī)生推著他去做CT,剛好落日時分,劉醫(yī)生停下腳步,和老人一起看了一場夕陽。
有心人用手機拍下了倆人看夕陽的背影。當這張照片出現(xiàn)在朋友圈時,所有人都被暖到了。
4月,王欣身體好轉(zhuǎn),他給劉醫(yī)生演奏了一曲《拉德斯基進行曲》。這位耄耋老人,是武漢愛樂樂團的小提琴手。
4月,武漢解封剛一個星期。一位外賣小哥接到蛋糕訂單,正準備送貨,卻發(fā)現(xiàn)是匿名顧客送給自己的。這一天,剛好是他的生日。
不是催淚段子,這是武漢真實發(fā)生的故事。
那段時間,為了盡量多送單,外賣員們把包裝袋捆出十八般武藝,穿梭于全市16家方艙醫(yī)院、3000多個社區(qū)……就像一道道光束,奔馳在大街小巷。
今年,有31萬大學生從武漢畢業(yè)。
因為疫情,大家還沒等來開學通知,已經(jīng)要匆忙告別。和同窗四年的好友拍一張畢業(yè)合照,成了奢望。
一位計算機專業(yè)的班長,用PS給散落各地的全班同學制作了一張合影。
帶著想念彼此的存照,年輕人們各赴星辰大海。
長江邊生長的武漢人,熱愛四季去江中搏浪。一年一度的渡江節(jié),今年因為洪水取消。
初冬,摩拳擦掌的老將終于又回到了江邊,抖擻精神下水的時刻,發(fā)現(xiàn)老隊友們?nèi)嫉烬R了。
蟄伏近一年后,一起中流擊水的默契還在。
遠嫁在外的武漢姑娘伢,在4月解封的第一時間搶購火車票趕回家。
母親一邊責怪:慌到跑回來搞么事喔?一邊難掩久別重逢的感動。
我不回武漢回哪里?這里是我家??!耿直回“懟”親媽,卻道出了太多人的心聲。
《武漢·在一起》這支短片,裝滿了小人物的小故事。來不及展開的那些,并沒有被舍棄,而是放在了片末混剪花絮里。從春天到冬天,賞櫻的醫(yī)護,新生的嬰兒,飛揚的少年,起舞的市民……歌聲里“時間過得飛快”,情節(jié)不再重要,那些故事,無須辨認,已然懂得。
疫情伊始,大批記者深入現(xiàn)場,浸淫于武漢日常,若非如此,我們很難想象,這些仿佛出門就會遇見的普通人,會在驚濤拍岸時,轉(zhuǎn)身傲立,結(jié)成一座“英雄城池”,不可摧敗。
歷史看得見英雄的偉岸,也看得見平凡的不凡。
正如片中那句旁白“每一個用力生活的人,都在用生活給出答案”,這個浸透了世人關注與關愛的城市,如今市面繁華熱鬧,生活溫熱如常。
與普通武漢人稍加接觸,你又會發(fā)現(xiàn),他們活得鄭重、珍惜,從容里還帶著爭分奪秒的勁兒,比以往更努力,也期盼更多。這一年里每當城市中出現(xiàn)新的地鐵、新的環(huán)線、新的大橋、新的商場、新的“武漢制造”……都會引發(fā)市民自發(fā)“加油”刷屏。
從此,“武漢”將是漢語中一個與“熱愛”有關的詞。武漢人,太想讓這個城市比從前更好,太想為這個世界做點什么。
九月的一天,王欣和當初陪他看落日的劉凱醫(yī)生,一起走到武大人民醫(yī)院。故地重游,老人抱住劉醫(yī)生:這是我的救命恩人。當時夕陽在,猶照彩云歸。
在武漢,“新年快樂”不再是一句客套寒暄,而是萬語千言。新的一年,還有好多話想說,還有好多事想做,好在來日方長,好在一開始,我們就在一起,并將一起出發(fā)。
美好常在,只為等待奮力者前行。
最后,以武漢之名,祝所有熱愛生活的人,新年順遂平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