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已經(jīng)沒有什么遺憾了,你那還有什么要說的嗎?”試飛任務中突發(fā)特情,機艙里傳來飛行員的對話,讓人瞬間淚目。
一.“我沒法想象他們思考了什么,我只知道把飛機挽救了”
試飛員是離危險最近的人,他們?yōu)椴筷爲?zhàn)斗力生成排雷開路。記者走進空軍“英雄試飛大隊”,了解試飛員背后的故事……
“我真害怕,因為這個架次,兩個好哥哥真的走了怎么辦呢”。空軍試飛部隊李蘭星回憶,某次任務試飛員遭遇特情,“有一次,我們飛機空中放下起落架后,剎車壓力解除不下,就是一瞬間可能飛機就爆胎,在著陸速度那么大的情況下,飛機可能就發(fā)生倒扣”。
倒扣意味著機毀人亡,“試飛員比我們更加清楚這個后果”。
當時李蘭星正在塔臺,目睹著失控的飛機,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,這時機艙內(nèi)傳來了飛行員的對話。
李蘭星回憶:“老一點的那個試飛員,就對稍微年輕一些的說‘我已經(jīng)沒有什么遺憾了,你那還有什么要說的嗎’。很平淡,遺言了一樣。年輕的沒有說話,可能兩個人腦子也在想一些事,還好那個特情處置很圓滿。
試飛員也是普通人,但是就干著驚天動地的事情。
空軍試飛部隊於進文說:“在那么短短的十幾秒過程中,他們經(jīng)受了多少的煎熬,他們在思考了一些什么,我沒法想象。我只知道,他們在那短短十幾秒鐘,把飛機挽救了。如果這架摔了,也許導致這一個型號的損失,也有可能一代人甚至兩代人,幾代人的努力在你這中斷”。
二.檢驗裝備性能的同時,飛行員也經(jīng)受著考驗
於進文是一名軍醫(yī),專門保障試飛員的身體狀態(tài)。在試飛部隊的16年里,每天和試飛員朝夕相處的他,要常常應對各種極端情況。
於進文介紹:“在12000米以上高度試驗,這個時候試飛員的呼吸是反狀態(tài)的,我們正常的呼吸就是吸是要自己主動吸氣,呼是被動出去了,但是在這種情況是反的。你吸氣是被動往里面灌氣的,你呼氣要自己使勁往外吹,才能把氣給它吐出去。這種情況下,飛行員下來的時候眼睛都是充血的”
試飛員還要在呼吸困難的情況下,完成各種操作、處理突發(fā)情況。
呼吸問題是試飛員遇到所有難題里最簡單的。於進文說,“可能有些課目是在鬼門關的那種課目 ,要過一遍我才能告訴你,我的飛機能這么干,還是不能這么干。如果不能這么干,但設計的時候想要它能這么干 ,那么我們怎么改進,這就是我們試飛員要干的事”。
在功勛飛機園內(nèi),一個個型號、一串串數(shù)字的背后凝結(jié)著一茬茬試飛員對前沿技術(shù)的鉆研,沖擊極限性能的勇毅。首次完成空中加油試飛、首次完成高寒試飛、首次完成大側(cè)風起飛……填補了國內(nèi)航空領域十余項空白。
於進文說:“我們存在的價值,就要讓我們每一個交付的裝備,能夠讓我們的戰(zhàn)友在遇到敵人的時候能首發(fā)首中 ,守住我們的國土 ,守住我們的領空 ,守住我們的安寧” 。
致敬!
素材來源官方媒體/網(wǎng)絡新聞
如有侵權(quán)請聯(lián)系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