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說,孩子是父母教育的一面鏡子。孩子的長相可以看出一個家庭的素質和教養(yǎng)。
優(yōu)秀的父母懂得培養(yǎng)孩子良好的教養(yǎng),規(guī)范孩子的言行。
這樣的父母培養(yǎng)出來的孩子很有禮貌,出門在外很受歡迎。相反,一個沒有規(guī)矩、沒有禮貌的臭小子,到處都會被人鄙視。
前不久,網(wǎng)上曬出一張照片。一位父親帶著5歲女兒坐地鐵走紅,搭乘地鐵時大家都知道,為了安全起見,等地鐵時,要求站在黃線外排隊等候。
大多數(shù)人都能遵守這個規(guī)則,但孩子們不明白,他們吵鬧的時候喜歡到處亂跑,所以很多父母都會拉著孩子的手。
但照片中的父親卻不同,他不僅沒有握住孩子的手,還把手插在褲兜里,十分別致。但5歲女兒的行為卻讓人大吃一驚。
看到爸爸一動不動,身后的小家伙似乎受到了感染,乖乖地站在父親身后一排,也學著爸爸站得筆直,厭倦了等待,她就輕輕地用頭撞著父親,非常聽話。
這樣和諧的一幕恰好被路人拍到,迅速走紅網(wǎng)絡。
大家都夸爸爸通過自己的努力給孩子樹立了好榜樣,這位爸爸一言不發(fā),卻用行動將乘坐地鐵的規(guī)則刻在了她的心中。
相信即使孩子不明白為何要這樣等待地鐵,以后也會潛意識這樣做。網(wǎng)友們看到這一幕,忍不住感慨:最好的富養(yǎng),就是孩子有教養(yǎng)。
那么,家長如何教導孩子在公共場所養(yǎng)成良好的習慣?
01、首先,要提前給孩子灌輸正確的行為規(guī)范
在公交車或者地鐵上經??梢钥吹叫芎⒆拥牟晃拿餍袨?,有的孩子自己占兩個座位,穿著鞋子還踩座位 ,還有的故意用腳不安地踢前排乘客的座位,而家長卻毫不在意,這是非常不文明的行為。
熊孩子的背后往往是熊父母的教育失敗。優(yōu)秀的父母會在孩子小時候就灌輸正確的行為規(guī)范,約束孩子在公共場所的行為,教會孩子文明禮儀和禮貌,讓孩子成長為一個有禮貌、講秩序的人。
02、家長考驗自己
有的家長一本正經地教育孩子,告訴孩子“紅燈停、綠燈走”,要遵守交通規(guī)則。然而自己卻經常闖紅燈,嘴上說的一套,行動卻另有一套,破壞了孩子對父母的信任。
優(yōu)秀的父母要懂得以身作則,帶頭規(guī)范自己的行為。只有這樣做的父母,才能令人信服,讓孩子聽你的教導。 面對孩子的錯誤行為,父母也不溺愛。 他們堅持原則,積極糾正孩子的錯誤,幫助孩子養(yǎng)成良好的習慣。
03、培養(yǎng)孩子優(yōu)秀的品格和教育
人之初性本善,孩子3歲以后就開始探索周圍的一切,這個時期是父母為孩子立規(guī)矩的黃金時期,父母應好好教導孩子什么該做,什么不該做。 這樣,孩子大概就有了辨別是非的能力,能夠很好地避免錯誤的行為。如果長期堅持下去,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好,將來父母也會為孩子感到驕傲。
最后,梅老師想提醒各位父母,富養(yǎng)孩子需要用正確的方式。
圖中的爸爸用行動給不少父母上了一課,讓他們意識到了"富養(yǎng)"的真正內涵。對于很多父母來說,他們年輕時都是苦過來的,自然不希望孩子也吃自己的苦,所以對"富養(yǎng)"的理解產生了偏差。在他們眼里,富養(yǎng)孩子就是不斷給孩子砸錢,砸得越多越好,只要孩子優(yōu)秀,多少都值得。然而孩子的表現(xiàn)卻讓他們大失所望,優(yōu)秀與否暫且不論,反而培養(yǎng)了孩子的虛榮心。
富養(yǎng)孩子應給他足夠的愛。在父母的愛護下,孩子能夠知道真正的愛是什么模樣,以后不會因為一點溫暖就淪陷,受到壞人的傷害。
給他美好的品德。詩人但丁說:"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,因為追求知識和美德。"有了美德,才使得我們與其他動物區(qū)分,變成一個知禮義、懂廉恥的文明人。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,都不應該忽視對孩子的品德培養(yǎng)。良好的品德,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教養(yǎng),而品德低下的孩子只會成為人人嫌棄的"熊孩子"。
給他剛好的物質。物質這東西,給多了孩子容易虛榮,給少了孩子會自卑,如今不少大學生深陷"網(wǎng)貸"陷阱,都與他們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有關。
部分從小要什么有什么的孩子,上大學后的物質需求增加,當父母滿足不了,便因虛榮心去網(wǎng)貸,過上不屬于自己的生活;而部分從小物質條件得不到滿足的孩子,就可能在跟同齡人的比較中感到自卑,不惜用網(wǎng)貸來獲得自尊,最終引火燒身。
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,我們教孩子什么,就會決定孩子將來會成為什么樣的人。
種下什么樣的因,就會結什么樣的果,每一個孩子的模樣,都是原生家庭的教養(yǎng)。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成為優(yōu)秀的人。
所以我們一定要樹立好榜樣,向孩子灌輸優(yōu)秀的思想,培養(yǎng)孩子良好的行為,這樣孩子將來才會很有出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