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,北京奧運會驚艷世界。
如今,孩子們長大成人,
但是5個孩子的母親王翠英,卻在接受采訪時坦言:
為什么?
這些年,五胞胎的媽媽又經(jīng)歷了什么?
也許聽完她的故事,我們就能理解她。
五胞胎橫空出世
2001年,河北滄州的村民王翠英懷孕了,是罕見的五胞胎。
醫(yī)生說:“在我國懷上五胞胎的幾率是6000萬之一,而且流產(chǎn)率極高。”
眼看王翠英的肚子越來越大,孩子們健康成長著,但作為母親的王翠英卻是痛苦不堪。
子宮內(nèi)的孩子太多,擠壓胃部,吃一點東西就會吐出來。但為了孩子能夠吸收營養(yǎng),再反胃也要吃。
最折磨人的還是睡覺。到了七個月的時候,王翠英肚子大得自己雙手都抱不住。
她不能躺著睡,也不能側(cè)著睡,否則會壓迫到孩子發(fā)育。
她只能跪著休息,過幾分鐘就要再換個姿勢。
因為情況特殊,這場手術(shù)動用了當(dāng)時國內(nèi)最好的醫(yī)療資源。醫(yī)院精心準(zhǔn)備了五個手術(shù)小組,一共有三十多名專家、護士。
2002年3月4日,王翠英的五個孩子相繼來到人間。
兩男三女,中國首例完全存活的五胞胎至此誕生。
王翠英給孩子取名時,名字里都帶有“福”字。
五個孩子來之不易,她希望他們一生平安喜樂,都有福氣。
生娃不易,養(yǎng)娃更難。
出生不到五天的老二生病了,是結(jié)腸炎。
接著,老三被檢查得了黃疸,老四的心臟出了點問題。
好在上天眷顧,手術(shù)非常成功。孩子先后渡過難關(guān),健康出院。
生孩子再加上三個孩子的手術(shù)費,總醫(yī)療費用超過30萬。
雖然醫(yī)院報銷了大部分,但剩余的費用也不是小數(shù)目,王翠英夫婦為此掏空了所有積蓄。
因為沒有收入,家里的外債就像是滾雪球一樣,越滾越多。
照顧孩子也是個大問題。
夫妻兩人都全職在家?guī)蓿?strong>很長一段時間,王翠英一個安穩(wěn)覺都沒睡過,她焦慮地說:
“孩子每2個小時就要喂一次奶粉。一個挨一個喂,等全部喂一遍后,第一個喂奶的已經(jīng)餓了,又要開始喂奶。
孩子哭起來還有連鎖反應(yīng)。一個孩子哭,其余幾個就跟著哭,所以家里永遠(yuǎn)亂哄哄的,沒有一刻安靜。”
就這樣一直到了孩子兩三歲,終于不需要父母喂飯了。
辛苦奔波的父母
都說孩子是吞金獸,更何況這個家還有6個。
加上之前懷孕生子,給孩子們看病,這個本不富裕的小家更加捉襟見肘。
養(yǎng)家糊口,成了夫妻倆的頭號難題。
兩人商量后,孩子父親選擇南下打工,王翠英則把大女兒留在老家,獨自帶著5個孩子去了北京。
在那里,有一家幼兒園愿意接收他們。
也是從這一年開始,這個小家開始了長達(dá)10幾年的分居生活。
每天早上,王翠英早早把5個孩子送到幼兒園,再趕去其他地方做保潔。
孩子們很懂事,每次快到學(xué)校門口時,他們就會囑咐媽媽:
“媽媽快回去吧,別送了,要不然趕不上車,路上注意安全。”
那時,王翠英工資不高,每月只有600元,除去200元房租,剩下的400元要省吃儉用,才能捱到下個月發(fā)工資。
日子很苦,但只要和媽媽在一起,孩子們就覺得幸福。
一個農(nóng)村婦女是如何在偌大的北京,一邊工作的同時,還一邊照顧5個年幼的孩子?
那些年,她的辛酸與勞累,無人能體會,但她也從不在孩子們面前訴說。
一心一意把孩子們養(yǎng)大,是她唯一的信念。
轉(zhuǎn)眼,時間來到了2008年。
那一年,孩子們剛好6歲。
那一年,北京奧運會的五福娃動漫形象,火遍大江南北。
而真人版的五福娃,也成功引起了北京奧組委的關(guān)注。
他們來到孩子們幼兒園,正式邀請他們成為奧運志愿小使者,參加奧運火炬的傳遞。
也是從這一年開始,全國首例五胞胎的故事,被國人熟知。
2016年,王翠英一家受邀參加《媽媽咪呀》的錄制。
節(jié)目現(xiàn)場,5個孩子健康陽光、落落大方。
所有人都驚嘆全國首例五胞胎的奇跡,更欽佩他們兩口子為孩子的辛苦付出。
夫妻倆笑容滿臉,對過去的苦難和艱辛,一筆帶過。
整個錄制現(xiàn)場,也都洋溢著苦盡甘來的喜悅。
直到主持人問孩子們:“你們有什么愿望沒有?”
孩子們?nèi)滩蛔】蘖恕?/p>
有的說:
“爸爸媽媽養(yǎng)育我們14年特別辛苦,希望自己快快長大,能夠照顧爸爸媽媽。”
有的說:
“媽媽很辛苦,回家還要干家務(wù)活,以后想幫媽媽多分擔(dān)一點,讓她不那么累。”
還有的說:
“爸爸在浙江打工,很辛苦,我希望爸爸能經(jīng)常回家,多和我們團聚……”
臺上臺下,頓時哭成一片。
父母說什么不重要,做什么才重要。
即便夫妻倆從來沒在孩子面前喊苦喊累,但他們的艱辛,孩子也全都明了。
夫妻倆明明做著最底層的工作,但在他們眼里:
養(yǎng)育一個孩子難嗎?
確實挺難。
但在夫妻倆看來,育兒,從來都不是什么難題。
他們不喜歡講什么大道理,只做好自己的同時,用盡全力托舉孩子。
“只要活出你自己要給孩子的典范,孩子自然會成長為他們所看見的人。”
可就在孩子們漸漸長大,日子越過越有盼頭時,這個家迎來了致命一擊。
2017年,王翠英丈夫因勞累去世。
6個孩子,再也沒有爸爸了。
原來,當(dāng)王翠英帶著5個孩子在北京艱難求生時,遠(yuǎn)在南方的丈夫也一個人熬了很多年。
為了掙錢還賬,他在南方一人連打幾份工,吃著最廉價的飯菜,干著最苦最累的活兒。
長期勞累,身體就這樣拖垮了,去世時不過40多歲。
他像一頭默默無聞的老牛,拉著一家老小艱難前行,沒有等來黎明,就已經(jīng)倒在了黑暗的夜里。
王翠英來不及悲傷,因為養(yǎng)家的重?fù)?dān),已經(jīng)全部壓在了她一人身上。
單親媽媽已是不易,更何況她還有6個孩子,個中艱辛,只有她自己才懂。
孩子們心疼母親,打算輟學(xué)減輕家庭負(fù)擔(dān),這個想法,卻讓平時一向溫柔的王翠英大發(fā)雷霆。
自那以后,孩子們再也不敢提輟學(xué)的事。
唯有默默用功、努力學(xué)習(xí),才是對母親最好的報答,才對得起去世的父親。
2020年,五個孩子同年高考,除了老二上了??疲渌膫€孩子全都考上了本科。
終于把孩子們都供到上大學(xué),王翠英也終于能松一口氣了。
孩子們深知媽媽這些年的不容易,上了大學(xué)就都利用暑假時間賺學(xué)費,勤工儉學(xué)。
鄰居朋友們都覺得王翠英終于熬出頭了,也該苦盡甘來了,但是她怎么都高興不起來,因為丈夫終究是再也回不來了。
她說如果能有再次選擇的機會,她寧愿沒有生下這五胞胎。
是啊,剛懷上的時候,醫(yī)生建議減胎,因緣際會讓她一胎都沒失去,五胞胎平安降生,她和丈夫卻徹底失去了自己的生活。
其實最讓人感到疼惜的還是他們的大女兒。就在這五胞胎出生后,大女兒就被留在了老家。
他們的大女兒寧寧早在王翠英生產(chǎn)前就送去寄宿學(xué)校了,可是還不到十歲的寧寧也非常想家,想回家和爸爸媽媽在一起。
可是她還有五個弟弟妹妹需要爸媽照顧,王翠英只能忍痛拒絕女兒的請求,讓她在寄宿學(xué)校讀書。
我們都知道十月懷胎的不容易,當(dāng)面臨生產(chǎn),可能如果換做是我,也很難取舍自己的任何一個孩子。
王翠英說過如果能選,她真希望沒懷上他們。不知道她是在怎樣的心境下講出這番話。但如果時光倒退,讓她重新選擇的話,她依然會選擇保全五個孩子。
多孩家庭不可避免要面臨的就是犧牲,雖然留下五胞胎的決定看似沒有犧牲任何人,但這個決定的背后,其實犧牲的是大女兒和孩子們的父親。
相信這種抉擇是非常難以下定的,就像王翠英當(dāng)年決定把大女兒留在老家,或者讓她決定舍棄哪個發(fā)育不良的孩子一樣艱難。
王翠英冒著生命危險,把這五個孩子帶到世界上,卻又因為沒能給孩子們更好的物質(zhì)環(huán)境而自責(zé)。
這么多年過去了,五個孩子都經(jīng)歷了高考,有四個孩子考上了本科,可想而知,他們的家庭,他們的媽媽在背后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和犧牲。
父母和子女的緣分就在于:前半生你陪我長大,后半生我護你周全。
犧牲了自己所有能犧牲的,最后還是覺得給孩子的不夠多,不夠好。這就是母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