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長努力工作,就是為了給子女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和教育資源,讓學生贏在起跑線上。然而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學生,富足的物質生活卻是一把雙刃劍,就看家長能否有效利用這種優(yōu)勢,若沒有得到妥善運用,優(yōu)勢也會成為劣勢。
每個班級里的學生,原生家庭之間的差異都有明顯的不同。有些學生一擲千金,而有些學生連學費都是分期付款,不同經(jīng)濟水平下成長的學生性格也有很大的差異。關鍵還要看家長如何引導,這對培養(yǎng)學生建立正確的三觀意義非凡。
上海一小學生太“豪”了,一身行頭價值120多萬
小學生的三觀還沒有形成,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。學校老師為了給學生建立起一個平等健康的學習環(huán)境,盡量不讓除了學習以外的因素出現(xiàn)在校園當中。學生之間想要互相比賽,只能通過考試成績來決定勝負,至于原生家庭情況在學校這片凈土上,顯然都是不合時宜的。
春夏之際老師要求學生統(tǒng)一穿校服,到了秋冬季節(jié),校服難擋寒氣,一些學校就會放松對校服的管理,學生做課間操的時候可以穿自由著裝。上海一位小學生穿著自己的衣服出現(xiàn)在操場上時,小伙伴兒們都驚呆了,這穿的哪是衣服和鞋子啊,簡直是把一套房子穿在身上了。
乍一看小學生穿得很一般,離遠看反而覺得有點“土”,走近一看才直呼不得了,這真是名副其實的“土豪”,從上到下全是名牌。
據(jù)了解,光學生的外套就價值3萬8,鞋子的價格更叫人無法想象,是價值81萬的限量版,里里外外一身行頭加起來總價格預計在120萬以上。這價位在二三線城市能買一套房子了,然而在上海小學生眼里,就是一身普通的衣服和鞋子。同樣是小學生,差距咋就這么大呢?
小學生堪稱行走的“房產(chǎn)證”,評論區(qū)家長“酸”成一片
從網(wǎng)絡曝光的圖片來看,學校并沒有要求學生們穿校服,有錢人家的學生自然就會格外顯眼。很多網(wǎng)友表示,一線城市的小學生就是不一樣,穿著一身行走的“房產(chǎn)證”上學不會覺得有壓力嗎?
很多家長都質疑,學生上學就應該穿校服,不穿校服的話,有的家長故意利用學生的穿著來炫富,會給學生的三觀造成很大影響。還有網(wǎng)友表示,可能這位學生家就是比較富足,這已經(jīng)是“最”普通的衣服鞋子了,或許還有更貴的人家沒穿而已,只是大家少見多怪而已。
一位網(wǎng)友仔細端詳了這位小學生的背影看了又看,還是沒看出這衣服和鞋子到底貴在哪了?頂多算是名牌,又沒有鑲金邊為啥能賣出一套房子的價格?評論區(qū)酸成一片,紛紛指責學生不應該穿昂貴的衣服上學。
有家長提出,若學校沒有要求學生穿校服上學,學生就有資格穿自己覺得好看舒適的衣物,沒必要過于當回事,可能在該男生眼里,81萬的鞋子跟81塊錢的鞋沒有啥區(qū)別,學生能有啥壞心思呢?家長還是不要過于敏感。
很多學生原本沒有攀比的想法,這種思維主要是跟家長學習的。若家長平日里就喜歡看人下菜碟,那么學生自然在學校里容易跟學生攀比。
即便學校要求統(tǒng)一穿校服,但是文具、鞋襪等無法做到完全統(tǒng)一的物品,還是會留下攀比的機會。因此扼制中小學生的攀比心理,還是要從源頭上解決。
真正的富養(yǎng)不在于金錢,而在于精神
據(jù)悉,該小學生的家長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對此事予以回應。家長并不覺得兒子穿著有問題,因為平時就是這樣穿的,也沒覺得有啥不好。家長努力不就是為了讓子女過上更好的生活嗎?何必為了別人的看法而故意委屈自己。
很多網(wǎng)友在看到評論區(qū)“酸味”十足的時候,就覺得很多家長格局不夠大,還沒怎么樣就自曝短板。若該小學生因為穿著貴重而洋洋得意,或者同學不小心踩到他被要求索賠,這才能說該男生和家長做法欠妥,把不少人的自卑心理暴露得一覽無余。
如今比較提倡的“富養(yǎng)”的家庭教育模式,并不是要讓學生覺得在經(jīng)濟方面感覺富足,而是要有一個豐富的精神食糧。真正富養(yǎng)出來的學生,不會輕易被外在的環(huán)境所打擊,即便穿最普通的衣物,也能由內(nèi)而外地散發(fā)出自信的光芒。
今日話題:如何看待小學生穿120萬一身的行頭上學?歡迎在評論區(qū)留言討論。
(圖文來自網(wǎng)絡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