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+1+2新高考不斷推進,在過去的1年里,改革結果成功的同時,也發(fā)現(xiàn)了很多問題。
2021年遼寧、福建、重慶、廣東、河北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蘇8個省份實行了3+1+2新高考。
一眨眼,2021年已經接近尾聲,距離8省實行新高考已經過去1年了,通過高考結果,和一年時間里的實踐,足以看出新高考存在的問題,其中最大且不能忽視的問題,就是學科之間懸殊的地位差距。
3+1+2新高考過去1年,兩大科目被打入“冷宮”
▲化學進入寒冬期,化學老師面臨失業(yè)
3+1+2新高考下,最熱的學科莫過于物理,選擇物理96%以上的院校和專業(yè)都能選擇,按道理來說,物理和化學屬于性質差不多的學科,物理成績好的學生,化學成績不會太差,應該同樣受到歡迎才對。
但事實卻恰好相反,物理和化學屬于高中兩大“難科”,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,大部分學生不會同時選擇,物理又是必選科目之一,受冷落的自然就是化學了。
在新高考的過去的1年,不只一個化學老師擔憂自己的處境。
以前一個人要帶高中年級組5個化學班,現(xiàn)在連2個班的人都湊不齊,生源少,工作量就少,工資就少,這讓化學老師不禁開始擔心自己今后會不會失業(yè),直呼想要轉行,轉為物理老師。
▲歷史表面風光無限,實則也是備受夾擊
歷史作為3+1+2中“1”的存在,屬于唯二選擇之一,看上去非常體面且風光,但歷史的處境卻并非如此。
在選擇物理96%的院校和專業(yè)都能選擇的前提下,歷史好像是一個燙手山藥,不是學不好物理,不是真的喜歡歷史,幾乎不會選擇,畢竟選擇物理后,高考報考受限,只有50%的專業(yè)和科目能選擇。
如此一來,其實歷史唯二的地位并不明顯,和政治、生物等搭配學科地位相差無幾。
為平衡各學科地位,3+1+2大有成為3+2+1的趨勢
在3+1+2新高考過去的一年里,發(fā)現(xiàn)了很多問題,對此教育部也一直在不斷想辦法解決,在此新高考的基礎上做出了選科新要求。
理科越來越理;
一些專業(yè)要求更細致化,比如經濟學、金融學要求必選物理;
再比如數(shù)學、物理、化學等專業(yè)要求必須同時選物理和化學,這一規(guī)定進一步提高了化學的地位,或將化學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。
歷史和政治被捆綁在一起;
除了化學地位有所提高外,新選課要求,還進一步強化了政治的地位,馬克思理論、政治、公安學等專業(yè)要求必須同時選歷史和政治。
新選科要求下,物理和化學被捆綁,歷史和政治被捆綁,因此有人分析,3+1+2高考模式,大有改變?yōu)?+2+1模式了,不知在新要求下,下一年實行新高考的省份,還會不會出現(xiàn)某些學科被忽略的問題。
第4批高考改革省份來了!
從結果來看,2021年3+1+2新高考還是非常成功的,教育部在不斷推薦高考改革,所以下一批進行高考改革的省份也確定下來了。
黑龍江、甘肅、吉林、安徽、江西、貴州、廣西7個省市,2021年秋季入學的學生將實行3+1+2選科,2024年高考正式采取新高考模式。
這7個省市是第4批進行高考的,有了前車之鑒,相信他們會表現(xiàn)得更出色,無論是學校、老師還是學生,在有了參考下,都能做出更符合自身發(fā)展的選科。
對于3+1+2新高考,很多人嗤之以鼻,認為是買珠還珠,自欺欺人的改變,不如以前的文理分科。
其實不然,新高考就是在打破文理分科的單一性,給學生更多的選擇,從高一開始就考慮自己未來,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。
在最后筆者還想說,雖然新高考選科關乎著未來的高考報考選擇,很多學生因此會選擇報考范圍廣的選科組合,這無可厚非,但是不要因為為了選專業(yè)而選科,選科一定是以“喜歡”為前提,這樣學起來會更加輕松,也更有學習積極性。
高考報考也是同理,他人的建議、父母幫你選擇好找工作的專業(yè),都不如選一個適合自己性格,自己喜歡的專業(yè),在學的過程中很有興趣,將來進入工作崗位也更有激情。
喜歡比什么都重要,這句話不僅匹配愛情,還匹配學習。
話題討論:
新高考過去1年,你有沒有感覺化學地位下降?
(文章來源網(wǎng)絡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)